繼2018年IPO被否后,最近幾天,POS廠商華再次向深交所遞交招股書,由創業板轉主板上市。
超過60%的融資用于蓋樓,并在IPO前派發股息。
此次IPO申請中,華智融擬募資約3.74億元,較此前的4.31億元下降約13.24%,募資項目也發生較大變化。
其中,華智融擬募集約2.28億元投資總部建設項目,主要用于建設總部辦公樓,R&D中心和信息系統,約占募集資金總額的61.02%具體來看,華志榮僅預留2685萬元用于R&D費用,其余資金均用于購買場地和設備
之前的IPO是主要的募資項目,是金融POS終端產品的拓展,這次改成惠州POS終端擴建項目,計劃募集資金金額也降至6575.96萬元,占比僅為17.59%華融預計,項目建成后將增加100萬臺POS終端的產能,較此前180萬臺的產能擴張計劃下降約44%
值得一提的是,2019—2021年,華智融自有POS機產能為120萬臺,但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8.17%,115.94%和89.18%,波動較大2022年一季度產能利用率下降至63.97%
此外,華智融還計劃融資8000萬元補充流動資金,但另一方面,公司在IPO前突擊分紅2021年3月,2022年6月和9月,公司分別派發現金紅利約4226.38萬元,2144.74萬元和3002.63萬元,累計分紅金額達到約9373.75萬元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直接持有華智融35.37%的股份,其配偶方直接持有公司2.56%的股份同時,方為京東投資,賈蓉投資,董倩科技的執行事務合伙人,間接控制公司10.56%的股份
最終,,方共同控制華智融48.48%的股份,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從持股比例來看,近一半的已簽字分紅都進了實際控制人夫婦的腰包
此外,自2021年起,楊曉東的侄子,哥哥,侄子,侄女等親屬開始出現在股東名單中需要注意的是,華智融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的最大供應商深圳金雷曼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轉讓眾信招商持有的部分股份,于2022年6月成為華智融0.73%的股東
毛利率持續下降,生產依賴外協加工。
從公司本身來看,華智融是電子支付產品和支付解決方案的專業提供商公司主要從事金融POS終端產品及相關軟件的技術研發,生產和銷售
2019年至2021年和2022年1—3月報告期內,華智融分別實現營業收入約9.12億元,12.24億元,11.47億元和2.68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約5578.48萬元,1.18億元,9387.31億元和1872.93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為國內第三方支付機構和收單外包服務機構,累計銷售收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62.65%,57.95%,38.86%和54.2%,客戶銷售集中度較高。
2019年至2021年,公司海外收入分別約為1.57億元,1.93億元和3.75億元,占比分別為17.22%,15.78%和32.76%,保持穩定增長同期公司產品海外銷售毛利率分別為37.57%,41.30%,32.77%,遠高于國內銷售約20%的毛利率
因此,在面臨芯片短缺時,華智榮選擇優先考慮毛利率較高的NEW7210,NEW9210,NEW9220等海外訂購機型,適當減少NEW7220,NEW6220等國內市場化機型因此,NEW7220和NEW6220的銷量比2020年分別減少了58.18萬臺和264.07萬臺,但New7220和New6220的銷量卻減少了2000臺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4.9%,20.17%,20.15%,17.53%,國內外產品毛利率均有所下降。
報告期內,華智融產品采用自有產能與外加工相結合的方式生產,但主要產量仍依賴于外加工廠商在此期間,公司產品產量分別為864.95萬輛,1142.03萬輛,855.8萬輛和212.8萬輛相比公司現有的120萬臺的年生產能力,大部分產品都是外包生產的
。